Current location:

江西瑞昌:建设好四大家鱼种质“基因库”

2025-07-05 20:35:18

  光明日报记者 王洋 李玉兰 胡晓军

  “俗话说‘西边黑漆漆,基因库鱼苗不过七’。江西建设家鱼每年这段时间,瑞昌从狗头矶至眼前的种质老鼠尾水域沿岸江水中有大量天然鱼苗。我们的基因库工作是捕捞其中的四大家鱼鱼苗。”在江西九江瑞昌市码头镇,江西建设家鱼退捕上岸的瑞昌渔民沈治政说。

  四大家鱼,种质即青鱼、基因库草鱼、江西建设家鱼鲢鱼、瑞昌鳙鱼,种质是基因库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,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江西建设家鱼“半壁江山”,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。瑞昌但人工养殖久了,鱼类品质逐渐下降,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,确保鱼类种质“基因库”稳定。

  长江瑞昌段处于长江中下游,每年立夏之后,长江上游各种鱼类产下的浮性卵顺流至此,刚好破膜出苗。在保护、培育和保存长江四大家鱼原始种质资源方面,瑞昌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得天独厚。1981年,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正式设立。

  走进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,从长江捕捞上来的鱼苗在此成长,通过层层筛选选育四大家鱼原种。待3至5年培育后,“适龄”的原种就能发往良种场、繁殖场等。“瑞昌每年选育后备亲本3万尾,年产苗量达65亿尾,原种供应量占全国市场近一半,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。可以说,瑞昌是长江流域四大家鱼最大的种质‘基因库’。”瑞昌市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研究所所长周华十分自豪。

  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还引进了智慧渔业系统,工作人员通过屏幕观测并操控鱼塘温度、pH值、亚盐、溶氧等数据。“省事不少!”周华指着屏幕解释,“以往要定期用试纸或者试剂检测鱼塘水质,晚上工作人员定时巡塘手动开增氧机。如今动动鼠标就能打开增氧机,看屏幕就能获知鱼塘数据。”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6月30日 10版)

| FLINK |
| LINK |